再次胜诉能否让北京无印良品为自己“正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9-22 15:56:47  阅读:300316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下达民事判决书,无印良品诉无印良品商业诋毁一案,已审理终结。

相信很多读者开始迷惑,自己起诉自己么?当然不是,前者是北京无印良品,后者是日本无印良品,两家公司的商标权之争已经持续了近20年。

北京的“无印良品”商标注册于2000年,是一个综合性家居家纺品牌。最早由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申请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床单、被子等)商品上注册了中文简体的“无印良品”商标,后交由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北京无印良品公司使用。

而日本无印良品虽然在2005年才首次进入中国,但因为无法在中国继续申请注册第24类商标。其从2001年起就对“无印良品”的商标提出异议并发起诉讼,由此开启了双方持续近20年的“无印良品”商标争夺战。直到2019年1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日本无印良品败诉,一切才终于尘埃落定。根据原告诉讼请求,日本無印良品品牌方须在其天猫旗舰店和中国大陆实体门店发布声明以消除侵权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案件审理期间,刊登于《环球时报》的第一起商标纠纷案的判决书)

但无印良品之间的纠纷并没有因为法院的一纸判决而停止,日本无印良品虽然败诉并履行法院判决发表了声明,但其在声明中称“被其他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并强调了自己成立于1980年,其中的暗示意味十足,也导致很多舆论将矛头指向了北京无印良品公司。

而这一声明,也成为双方间第二次诉讼的关键原因。北京无印良品公司认为被告株式会社良品计画、被告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将日本无印良品告上法庭,并主张其赔偿因商业诋毁行为给北京无印良品及其母公司棉田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消除其侵权行为造成的影响。

在提交给法院的证据中,棉田公司认为,“抢注”一词是指通过不正当竞争等非法手段将他人享有在先权益的标记抢先申请注册商标这种不法行为的一种简便说法。日本无印良品的声明,结合其前后文,足以导致公众将“其他公司”与棉田公司画上等号,认为棉田公司抢注了其商标,是不法之徒,而非两个民事案件的真正受害者。该声明导致相关公众误认棉田公司的“无印良品”毛巾、被子等商品为山寨货,给棉田公司造成损失。被告的行为已经构成商业诋毁,故棉田公司起诉至法院,提出上述诉讼请求。

2021年4月,北京朝阳法院线上公开审理了此案,并于7月底做出判决,被告株式会社良品计画、被告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共同赔偿原告北京棉田纺织有限公司各项经济损失合计40万,并在三十日内在天猫“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大陆地区实体门店公开刊登书面声明以消除涉案商业诋毁行为的影响,并在相关媒体刊登判决书的主要内容。

(刊登于北京无印良品官方微博的胜诉判决书)

一审判决后,我们暂且不知道日本无印良品是否提起上诉。但是除了与中国无印良品的商标之争,日本无印良品近几年在中国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2016年开始,无印良品的市场盈利速度开始变慢,首次下降到了5%以下。而在之后的几年,还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情况。而曾经被众多消费者推崇的“日本品质”也多次被质检部门检出存在质量问题。2016年至今,无印良品累积被处罚次数多达17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其失去了信心。

反观中国无印良品,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数十项各类国家奖项和荣誉,并正在着力打造从棉花种植到科学研究、生产开发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环保的产品。

从两家“无印良品”对待产品和消费者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沉心于企业发展,力图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打动消费者的企业。也希望中国的无印良品能为自己“正名”,并成长为真正的“拿的出手”的国货品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