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重用范雎?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全靠范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7 12:13:30  阅读:444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哈狗帮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重用范雎?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全靠范雎。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我们能看到一对明君贤臣,但范雎这个人,之所以能够被秦昭襄王重用,全靠对秦昭襄王语道出秦国弊端,从废三贵,到远交近攻,可以说范雎的存在,才是秦始皇后来统一六国的必要条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范睢到达秦国后,并没有马上得到任用,只能动心忍性,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当时,秦昭王已经即位三十六年了,不是意气风发,而是有一种志得意满,唯我独尊的感觉。是的,秦国形势一片大好,在南面夺取了楚国的鄢、郢重镇,可怜的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囚禁而死;在东面攻破了齐国,曾经的第一世界国家超级大国齐国,沦落为第三世界国家,齐秦争霸已是历史;还曾多次围攻教训韩、赵、魏三个小弟,扩张了领土。昭王武功赫赫,骄傲自负,因而讨厌那些说客。

因此,当王稽向秦王报告了出使情况后,向其推荐范睢时,秦王只是让范睢住在客舍,就这样,范睢等待秦王接见有一年多。苏秦游说秦惠文王遭拒后,回家头悬梁,锥刺股,苦心钻研读书。苏秦能回家,范睢却有家不能回,甚至有名不能用,他只能等待,等待的日子最难熬,那种望眼欲穿的感觉,会是他心中永远的痛,等待的日子,他读没读书不知道,应该没有,他是仓皇出逃,没法带书,那个时代很少见书,反正他一直关心秦国形势,国际形势,等待时机,待时而动。

智者创造时机,经过漫长的等待与思索,范睢知道不能再等了,于是他给秦王上书了,书中说,如果觉得他可用就用,如不可用长久留在这里也无用,他不敢用毫无根据疑惑不定的主张来试探秦王,要重视推荐他的人对秦王的担保;要说的至深话语,他不敢写在书信上,一些浅露的话又不值得秦王一听。

总之,一句话,亲见面谈!

他的书信写的很有文采,见解精到,秦王读到信后,就让王稽派车把他请来了。见到面后,先相互客气了一番。范睢应该说研究过心理学,老谋深算,欲擒故纵。秦王屏退左右,跪下向其请教,连问范睢三次,有什么好的策略,范睢却只是说是,吊足秦王的胃口。

到了第四次,范睢才说,他是寄居异国他乡的臣子,与秦王交情生疏,他处在秦王与亲人的骨肉关系之间,他所希望陈述的都是匡扶补正国君的国家大事,但不知秦王心里是怎么想的,因而才连续三次询问而不敢回答,并且继续说,他并不是害怕什么而不敢说出来,困穷、屈辱一类的事情,处死、流亡之类的忧患。

他是从不害怕的,如果他死了而秦国得以大治,这是他死了比活着更有意义;他只是担心秦王上面害怕太后的威严,在下面被奸佞臣子的惺惺作态所迷惑,也没人帮助辨出邪恶,以致孤立无援,甚至灭国亡身。范睢把自己塑造成了愿意为国舍身的高尚品格人!

秦王被忽悠住了,很受感动说,他能受到先生的教诲,他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并说事情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到大臣,有关问题希望他能毫无保留地给我以指教,不要再怀疑他了。范雎顺坡下驴,与秦王纵论天下大势,指出了秦国的失策之处,提出了远交近攻,“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范雎还有满腹经纶,欲与秦王言说,但时机未到。自此,范雎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开始影响历史的发展。

范睢本是一个小人物,他能得到秦王的赏识,继而登上历史的舞台,完全是他自己谋划深远、口才杰出的结果。范睢的高明在于找到了比以往说客高明一筹的游说方法。

他设法和秦王见面后又故作姿态,用无数的典故渲染自己一心只为国家大计、不畏惧死亡和个人得失的人格高境界形象,从而使自己与那些功利主义的说客、谋士们区别开来,让秦王感到确实是比苏秦、张仪等说客高出一个境界的人物,感到此人确实是个忠心谋国的大谋略家,故而对他另眼相看、言听计从。他的远交近攻之策,成为三十六计之一,影响了千百年。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