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写给王维的这首诗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8-21 07:13:06  阅读:5289 作者: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孤寂,还掩故园扉。

译文

这样孤寂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绝望而归。

我想寻觅幽静山林隐去,又惋惜要与老朋友别离。

当权者有谁肯能征引我,知音人在人间真实稀微。

只应该守孤寂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阻隔。

注释

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单独。

欲寻芳草去:意思是想归隐。芳草:香草,常用来比方有美德的人。

违:别离。

当路:当权者。假:提拔。

扉:门扇。

鉴赏

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宣布因为没人举荐,短少知音而失落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爽,言语粗浅,怨怼之中,又带有痛苦意味,爱情真诚动听,耐人寻味。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现象:门前萧瑟,车马稀少。“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体现了门庭的现象,又体现了作者的心境。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来答理,更没有人来陪同。只要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景象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眷恋的。他考虑到回来故土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必定的主意。

第二联写告别之情。“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以为用以比方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抱负。“欲寻芳草去”,标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标明晰他同王维友谊的深沉。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维上的对立与奋斗,从这个思维活动里,却深入地反映出作者的告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阐明归去的原因。口气悲痛,充满了怨怼之情,痛苦之泪。一个“谁”字,反问得较为有力,标明他切身体会到情面冷暖、情面如水的味道。能了解自己心思,欣赏自己才干的人,只要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精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实际。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含义的。

这一联是全诗的要点,便是因为这两句,使得全诗才具有一种激烈的怨怼、愤激的气氛。真诚的爱情,深入的体会,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关于那些有相似遭受的人,更简单引起共鸣。假如再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纽带。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告别,从而在爱情上产生了对立,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仅仅因为体会到“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一冷漠的实际,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计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第四联的根据。

“只应守孤寂,还掩故园扉”,标明晰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标明晰在作者看来归隐是仅有应该走的路途。也便是说,赴都应举是人生路途上的一场误解,所以毅然地“还掩故园扉”了。

这首诗是作者科举落第脱离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著作。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告别”,颈联阐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必,此刻不走,更待何时。尾联叙写决计隐居不仕,归隐田园。诗以失落后的怨言贯穿全诗。综观全诗,既没有美丽的画面,又没有富丽辞藻,句子平平,平平得近乎白话。对偶也不求整齐,却极端天然,毫无斧凿痕迹。但是却把落第后的心境,体现得较为深入。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微信号查找: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共享,未经授权,制止转载用于商业意图。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