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是圆月的光芒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
料我象昼会逐渐地消瘦
你象夜会逐渐饱满
——余光中《中秋月》
余光中最广为人知的诗莫过于《乡愁》,信任绝大多数人,都经过讲义背诵过这首诗。由母亲至妻子、至大陆的层层递进,亦是由人至家、至国的格式的逐渐提高。
但是,余光中的“乡愁”远远不止《乡愁》。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余光中由金陵少年至台湾流浪客,半生羁旅,见过富贵至高处,亦尝尽人世苦味。而“乡愁”依旧是余光中诗篇中一严重的情感宗旨,对故国的思恋、酷爱与身处异乡的孤单与哀愁仍然是他最乐意讴歌的主题。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他一支“灿烂五彩笔”,一位“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却将自己的很多情感,用文字赋彩,都献给了祖国。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余光中很多的乡愁诗中,《中秋》与《中秋月》两首写在中秋降临之际。
一刀向人世,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刻,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损?
——《中秋》
多么精妙的比方与幻想延伸!
想是余老看中秋节的月饼被切成两半时,发生的联想吧。
有那么一把无形刀,砍向人世大地,剖开的不是简略的中秋月饼,更是中华疆土,将大陆和台湾生生分成了两半;
又道是砍向了时刻,曩昔是两岸相连,是光亮白日;后来两岸沟通中止,好像无望的黑夜。
刀锋过处,落咱们在两旁
中心是南海千年的风波
静静是我的白天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中秋》
流水与刀
流水与刀是余光中诗中常常呈现的意象。
余光中曾多次吟咏李白,称其为“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而余老自己的诗篇亦有必定程度上承继了太白遗风,凝炼了唐魂汉魄,滋润了长江水的灵性。
余光中极爱用“长江”与“黄河”的意象,用以指代祖国山河,这两条母亲河的指向直白、明晰。他在38岁那年写了《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青丝盖着黑土/在我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安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余光中《当我死时》手稿
注:作者笔误,此诗实践发明于1966年
////////
大江东去,浪涛腾跃成千古
太阳升火,月亮沉珠
哪一波是捉月人?
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
赤壁下,人吊髯苏犹似髯苏在吊古
听,鱼龙东去,扰扰多少水族
当我年迈,千尺青丝飘
该让我曳着离骚
嫋嫋的离骚曳我归去
——《大江东去》
他的诗,如流水,如飞浪。
长江水是其诗中描述故国山河的重要符号,所以余老常常会用到“江水”相关的意象,但是他并不停步于描绘江河自身。
除却内容——长江水的精力内核,其诗篇在形式上亦是有江水之美,水的灵动与流动性贯穿在言外之意,脉脉而吟,有着极美的韵律。
比如“当我年迈,千尺青丝飘/该让我曳着离骚/嫋嫋的离骚曳我归去”,似乎看见了诗句悄悄落在水面中,旋入流水中,袅娜地、悠悠地摇曳而去。
////////
一夜轰轰听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
侧左,滔滔在左耳
侧右,滔滔在右颊
侧侧转转
挥刀不断
失眠的人头枕三峡
——《大江东去》
似是与李白仍有关,余光中很喜欢用刀和剑的意象,承继了李白那身为剑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奇特风骨。
深夜难眠里,翻来覆去,闭上眼两耳就是涛涛江水声。
欲拔刀。欲斩月、斩江河、斩昼夜,被斩裂的是祖国山河的一角,却一直斩不断我国人的思乡烦恼,斩不尽那连绵爱国之情。
欲抽刀——抽刀断水更流啊。
天线纵横割碎了月光
二十五年一裂的伤口
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
仰彼苍,问一面破镜
——《中秋月》
中秋佳节又至,余老已驾鹤西去。
晚年的他曾多次往复两岸,归国已是异乡人,这种跨世纪的文明痛苦,或许又是另一番愁滋味吧。
他的乡愁诗,曾触动很多海外华人的愁肠,现如今站在2019年的中秋再读,亦不由得感慨万千。那关乎长江之水的故土情结,应是一切华夏儿女都能共情的。
````````
只愿云拨见日出,破镜终重圆。
两岸凋谢人,重归一浪共婵娟。
从此不分我消瘦的白天,
也不分你饱满的寒夜。
````````
陈芊如 | 图文
- 图 书 推 荐 -
“且读”系列
书名 /《诗篇精读·余光中》
封面图 / 吴冠中《春风又绿江南岸》
淘口令 / UxcOYS0sgTk
····················
静心且读,且读且思。
本书是余光中生前最终授权、亲身审定目录的精选集。余光中是我国著名诗人,著有诗篇《乡愁》《春天,遂想起》《乡愁四韵》等。本诗集分为乡情、亲情、自述、人物、咏物、即事、即景七辑。收入诗会集的100多首诗篇,都是进入余光中诗篇国际必读的精品。
·····················
浙江人民出版社|发明有价值的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