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收费”的内在是什么?是否可仿制?
9月10日下午,“医学界”跟着国家卫健委调研团队来到了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卫生站 。刚下车,邱华医师就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邱华,花山本地人,是儒林村卫生站负责人。1999年结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3年成为花山镇卫生院的一名在编医师,之后被分配到儒林村卫生站作业。现在邱华现已被聘为主治医师。
儒林村卫生站有什么魅力能让一位大学结业生毫不勉强留在这儿?一留便是6年。
村卫生站施行“一元治病 ”方式
儒林村坐落花山镇北部,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华裔村,常住人口3116人。设村卫生站1间,占地面积102平方米,建造六室一房一卫,设备设备齐全。
据邱华医师介绍,2009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镇(街)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办理作业施行方案(试行)的告诉》,要求管辖区村卫生站由花山镇卫生院一体化办理,一致法人、一致卫生系统、一致办理训练及查核。
自此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组织的法人替换为上级卫生院代表,该项行动意味着村卫生站的运营不再是个人,一切医疗危险也一并由卫生院承当。
与全国村卫生站的功能相同,儒林村卫生站的首要功能为根本医疗服务、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尽管从2018年的数据上看,儒林村卫生站都以优异的成果完成了以上三项服务,但最招引“医学界”的仍是儒林村卫生站“一元治病”方式。
2016年7月,花都区拟定并下发《关于“一元钱治病”与广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准则联接的作业方案(试行)》,一起出台《关于花都区城乡居民医保与“一元钱治病”相联接作业施行细则(试行)》,经过“医保+区财务补助”的方法完成“一元钱治病”与医保联接方法。
邱华医师为患者随访 / 受访者供给
儒林村卫生站是2010年开端展开“一元钱治病”。“一元钱治病”方式即乡民治病只需交一元挂号费,如需肌注加收一元,保证居民日常的根本医疗问题。
儒林村卫生站的“一元治病”方式,不是单指收一元挂号费,这一元也包含了所开的药品。现在,村卫生站有独立的药房,中成药和西药有一百多种,再加上中药颗粒,大约有二百多种药品,这些药品简直覆盖了居民常见病所需药品。
关于一元钱就能买到所需的药品,“医学界”仍是有些忧虑,这些药品是否为优质种类呢?
“你看这个降糖药物进货价要60几元,那个降压药物进价也要20几元,但居民只需一元钱都能够拿走,像卡博平、倍他乐克等慢性病的常见药咱们都有。”邱华医师说:“咱们现在进购的都是基药目录药品,假如村卫生站没有的药品,咱们会打陈述和上级单位请求,然后上级卫生院会把咱们的单发到收购渠道,要求医药公司一致配送,大约3、4天就能够拿到药品。”
图片来历:医学界
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民,邱华还学习了中医理疗,展开了刮痧、拔罐、艾灸等服务项目。现在儒林村卫生站治病拿药只需一元钱,假如要求肌注再加1元钱,假如是理疗恢复付出2元钱。当然“一元钱治病”也有约束条件,便是只限当地居民,以具有当地户籍为准。
“一元治病”谁兜底?医保报销、财务兜底
现在全国大部分村卫生站还有靠自己运营养活自己,儒林村卫生站挂号费这么低,药品又悉数免费,那么谁给当地居民的根本医疗兜底呢?
“医保报销,财务兜底。”邱华医师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据邱华介绍,2018年村卫生站为大众减免了161532.14元医疗费用。
“一切的药品、耗材都是政府给的,乡民没有花一分钱,我觉得这儿的乡民很美好。”
现在,村卫生站每日门诊量人次约25人,2018年1-12月就诊4602人次,收到挂号费4602元,肌注费291元,运用药品和耗材费166428.14元,减免大众医疗费用161532.14元。
儒林村管辖区人口约3000人,现在这些居民很少去镇里或许社区去治病,慢病患者根本在村卫生站都能处理,假如门诊人多的话,关于一些理疗患者邱华还会采纳预定的方式让咱们候诊。据邱华介绍,关于慢病患者,只要呈现并发症或许操控欠好的时分才会进行转院。
花都区卫健局医政科毛德新进一步对“医保报销,财务兜底”做了论述。
他表明,城乡医保没兼并之前,村级医保仍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刚开端当地在新农合里边切了一块钱来补偿乡民的医疗费。后来因医保变革,这部分医保费用就兼并到广州市,医保费用不在区里,当地没办法指使,所以花都区又跟广州市医保局进行请求,终究广州市医保局独自划分了一部分费用,来保证“一元治病”方式的展开。假如医保的费用不行担负当地大众的医疗费用,财务会给兜底。
从“一元治病”的方式的诞生到连续,咱们能看到广州市花都区在财务投入上,始终将医疗放到重要方位上,始终将“公益性”放到首位。
一元治病,村医年收入却达25万
为了留住人才,让一位主治医师能安心肠扎根底层,广州市花都区也拿出“诚心”。
“上一年,包含要扣除的医保、社保、公积金,我的年收入是25万。”邱华介绍,“税前25万,关于这个收入,我自己也感到满足。”
据了解,上一年花都区全区的镇村两级人均医务人员年收入为23.6万元,这个收入在当地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邱华以为这个收入能让他安心扎根村卫生站。
花都区对村卫生站的绩效查核不以他赚多少钱做为目标,在儒林村卫生站“医学界”看到了这家村卫生站真的姓“公”。
所谓的“公”是表现到了村卫生站的公益性,也表现了对村医的公平性。
儒林村卫生站现在只要一名村医,面临3000多人的健康档案,邱华医师也经常加班到清晨,她对“医学界”说:“我得对得起这份收入,对得起大众的信赖。”
现在花都区在村级人才招聘上选用的是“区招镇管村用”,像邱华医师她的编制就在卫生院,而人分配到村卫生站作业。为了底层医务人员技术上能够不断提高,当地很重视人才的上下活动,一般3年村医就要卫生院轮换一次,邱华今年在卫生院轮转了3个月,4月份刚回来。
“一元钱治病”的内在是什么?是否可仿制?
考虑各地财务的实地状况,并不是每个省份和区域都有财务实力为居民根本医疗做100%的保证,“一元收费”的方式能够被职业仿制吗?
“假如‘一元治病’仿制不了,能够展开‘5元治病方式’或‘10元治病方式’,每个区域能够依据当地的财力去做,1元做不到,能够5元,它仅仅一种思路。”花都区卫健局医政科毛德新对“医学界”表明:“有一点特别要着重,便是保证村卫生站的公益性。”
毛德新以为“一元治病”方式的好处不仅仅表现在体面上给老大众省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它把疾病的防备关口前移了,老大众有病不会迁延,有个小病他会自动来村卫生站就诊。村里的留守白叟,还能够到村卫生站看个病、聊个天。
“一元收费”更多地表现在社会效益,是对老大众的一个责任感。
本文首发:底层卫生健康
本文作者:孙雪娇
责任编辑:张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