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精品浙江文物来京展出再现五千年良渚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27 16:41:15  阅读:1266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越窑青釉堆塑罐

光亮网讯(记者 姚坤森)9月27日,“穿越——浙江前史文明展”将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以单件展品为单位预算总数量近450件,已定级的一级文物数量达百余件。

据介绍,本次展览依照浙江前史开展头绪,从史前至明清时期,展现浙江光辉的前史文明。共分为一条主线、六个单元、四个文明顶峰,其间四个顶峰时期将是本次展览的要点表现。以史前时期“五千年文明圣地”良渚文明为主体,构成的史前时期第一个顶峰;以古越国绍兴会稽为代表的第二个顶峰;以政治安靖、经济繁荣、文明兴旺的吴越国构成的第三个顶峰;以南宋皇都临安为代表的第四个顶峰。

本次展览将继续至2020年2月16日,观众不只能够看到在前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了解展品,还有近年来火爆短视频的网红展品。专家介绍,本次展出的文物展品中除了来自浙江省博外,还有来自浙江各地县的博物馆,从前史散布、地点区域和宝贵程度来看,是一次全景包括浙江区域文物文明资源的出现。(文内图片姚坤森摄)

青铜鸠杖:青铜鸠杖因杖首顶帽立鸠鸟得名,鸠自西周始就是尚齿敬老的标志物,是身份位置的标志,崇鸠风气,缘于越国对鸟图腾的崇拜。杖底端跪坐的人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簪,通体饰几许纹、蝉纹、卷云纹等,腰间系带,实在的再现了古越人“断发纹身”的风俗。

人首陶瓶:新石器时代·崧泽文明代表文物。专家以为,这种侧重刻画头部,固执划刻五官的方法,是原始社会崇拜目标由人格化向人形化改变的产品,也是由天然崇拜向祖先崇拜的过渡。

越窑青釉盘龙罂:盘龙罂在唐代较为多见,前期的龙身紧贴颈部,四耳很小,今后才逐步演变为四鋬,龙塑在鋬上,这件贴塑双龙的罂极端稀有。

越窑青釉胡人俑(左)·越窑青釉仕女俑(右):武士俑头戴尖顶翻盖帽,帽檐外凸,后有系带,武士身着斜襟交领宽袖大袍,右手持环首刀,左手持盾。该俑五官有胡人特征,尖顶帽为胡人风格,但穿戴的衣服却是典型的汉人服饰,显现了西晋时期汉胡文明的交融。

伎乐铜屋:铜屋内共塑六人,均跽坐且束发探身,前排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似在吟唱。铜屋中的鼓,用一个架子悬于中心,演奏者右手执一槌击之。

经幢:由座、身、顶三部分七段构成。六角形束腰式须弥座上镌刻祥云、海水、覆莲纹饰。幢身六面,嵌插在须弥座上,阴刻楷书《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该经幢有灯室及幢身释教经文,标明人们会在经幢上燃灯的一起,请求佛祖保佑安全的朴素希望。

彩绘操琴俑(左)泥质灰陶奉琴俑、陶质五弦琴(右)

鎏金铜佛立像

猪纹陶钵

三叉形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