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安洁
1.
那是儿童心思咨询师杰西·霍尔第一次见到托马斯。托马斯本年十岁,他的脸上常常流露出与他小小年岁不符的老练与独立,并在初度见面时就开门见山地告知杰西:“我不想来,我不想在这儿呆着。”
但很显然,这由不得托马斯。
尽管本年只要十岁,但托马斯在家长和教师,同学眼里早便是一个“劣迹斑斑”的惯犯。他极有攻击性,满口大话,并在年幼时便染上了偷盗的恶习。在七岁那年,爸爸妈妈把他送到国外去和亲属日子。托马斯的妈妈很诚实地告知杰西,托马斯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她的家庭日子变得轻松了许多。曾经,托马斯的爸爸妈妈曾测验过家庭疗法,但终究因为觉得毫无成效而告终。这一次,正好坐落伦敦北部的塔维斯托克诊所正在展开针对儿童精力健康问题的临床试验项目,托马斯的妈妈决议一试,便把他送到了杰西的医治室里。
十岁的托马斯在同学眼里早已是个“劣迹斑斑”的惯犯 |The Conversation
在这项临床试验项目中,以心思咨询师为主导的研讨团队在英国、希腊和芬兰三个国家,合计招募了七十二名年岁在九至十五岁的儿童与青少年。这些孩子有的满意郁闷妨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的确诊条件,有的满意恶劣心境妨碍(dysthymia)的确诊条件,还有的两者皆有,被确诊为两层郁闷症(double depression)。而托马斯便是这七十二个孩子中的一位。他此刻坐在杰西的医治室里,不知道接下来会发作什么。
近几十年来,跟着心思学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端供认儿童郁闷症、青少年郁闷症的存在。2015年,一组来自巴西的研讨人员展开了一次系统性的元剖析,在整合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共41项查询后,他们得出了令人挂心的定论:18岁以下郁闷症的发作率为2.6%左右(Polanczyk et al., 2015)。而值得指出的是,少年儿童郁闷症肯定不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独有的现象。我国的研讨团队也在2018年发现类似的成果:来自14项研讨、总计82,592名我国孩子的成果,指向1.3%左右的发作率。依据我国人口计算查询2010年的成果,我国大约有7000万名年岁在5-9岁的儿童,1.75亿10-19岁的青少年。依照1.3%左右的发作率,这就意味着郁闷症的阴霾笼罩着我国90万儿童和230万青少年(Xu et al., 2018)。
在许多人的形象傍边,孩子好像应该是高枕无忧的。郁闷症的阴霾,无论怎么都不会遮盖孩子阳光无邪的笑脸。像托马斯这样的“问题孩子”,常常被人打上“狡猾”“不懂事”的标签就不了了之,而很少有人去干预这些孩子的精力健康问题。
2.
尽管各样不甘愿,托马斯终究仍是孩子,很快就臣服于医治室里的玩具。他特别喜爱用玩具小汽车玩假扮游戏。一瞬间,他告知杰西,他的小汽车被关在“恐惧笼子”里边,立刻这些小汽车就会爆破、被火烧得一尘不染。又过了一瞬间,他伪装自己是小汽车,跟杰西说:“我便是最快的,最狠的,最坏的——”
在阶段完毕后的笔记上,杰西写下:或许,这是托马斯企图在让自己变得振奋起来。
对成年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心情也是一件好不简略的工作,更不要提连言语功用都没有开展彻底的孩子们。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位美国的心思学家初度将“隐匿性郁闷症”的概念引进到了解少年儿童郁闷症的结构中。他们以为,许多孩子的所谓“行为问题”,例如多动、留意力不会集、厌学、厌食等等,都与郁闷症有密不行分的联络。更需求注重的是,许多孩子的郁闷症会以头疼、肚子疼等躯体症状表现出来(Carlson & Cantwell, 1980)。
这并不是说这些行为问题及其背面的精力健康情况自身不值得注重,少年儿童郁闷症与许多其他精力疾病有着极高的并发率,而这些问题同郁闷症相同都不简略得到注重。一项研讨发现,在确诊为郁闷症的少年儿童中,只要大约28.4%的人仅遭到郁闷症影响。有34.24%的孩子一起需求与留意缺点多动妨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做奋斗,而广泛性焦虑妨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也困扰着多达30.68%已被确诊为郁闷症的孩子(Turgay & Ansari, 2006) 。
许多孩子的所谓“行为问题”都与郁闷症有密不行分的联络|relaxationdynamique.fr
因为社会常常将这些孩子打上“狡猾”“贪玩”“背叛”或许“不懂事”的标签,家长们也常常会想当然地觉得这些“问题”仅仅暂时现象,跟着年岁渐长会逐步地消失。可现实情况是,爸爸妈妈或许不能精确评价自己孩子的心思情况。早有研讨发现,在医治过程中爸爸妈妈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常常不能很好地与孩子的自评相吻合,他们关于孩子的评价往往是自己精力情况的映射(Moretti et al., 1985)。
不仅如此,年少时的郁闷症状在青春期之后依然会对孩子们发作根深柢固的影响。一项纵向查询发现,在确诊为郁闷症的青少年中,有七成会在之后会再次复发,还有近两成的患者会在之后被确诊为双相情感妨碍(Rao et al., 1995)。除此之外,还有研讨人员预算,在初度确诊为郁闷症之后的十五年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孩子会呈现如酗酒等物质乱用的症状,而还有近非常之一的孩子会测验自杀(Birmaher et al., 1996)。
3.
郁闷症终究为什么会来临在这些孩子们的身上?是什么样的要素,会让一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易感、更简略遭到损伤呢?
这其间必定有基因的影响:很多研讨都标明,假如爸爸妈妈、亲兄弟姐妹中有人被确诊为郁闷症,那么这些孩子遭到郁闷症影响的几率会几倍的添加(Rice et al., 2002)。但一起环境的影响也不行疏忽:经过对双胞胎研讨的元剖析,研讨人员发现郁闷症的遗传率仅在37%左右,一个人是否会终究被确诊为郁闷症,这与这个人的个别环境(individual-specific envrionment)严密相关(Sullivan et al., 2000)。
所谓的“个别环境”,是指与一般公共环境相对的。比方说,社会经济水平、当地社区的日子质量、乃至是一个家庭里爸爸妈妈的育儿方法等等,就算是不独自影响一个孩子的“公共环境”。比方说托马斯还有两个弟弟妹妹,他们尽管和托马斯是一级亲属,由相同的爸爸妈妈带大,但却没有像托马斯相同在这样小的年岁里就遭到郁闷症的困扰。从别的一个视点说,或许是托马斯作为托马斯自己所承当的一些社会人物、阅历的一些工作,使他的日子变得分外困难——或许,是他作为家庭中的长子,需求承当的职责更多;或许,是他在海外亲属家日子时所感遭到的孤单与冤枉;或许是在校园遭到了欺压,或许是在夏令营里遇到了种种困难……
不爱说话的托马斯,只能在对话的空隙透露出他的无助| The Conversation
郁闷症的成因杂乱,就好像“郁闷症”这个词无法传达出千万位患者千万种不同的领会,这个词也无法传达出每一个患者在确诊之间所处于的“个别环境”终究是怎样一种摧残。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这位饱尝精力疾病摧残的天才诗人描述自己好像“坐在钟形罩下,空白阻滞如一个死婴,而国际自身就好像一场噩梦”。而年仅十岁、不爱说话的托马斯,只能在对话的空隙透露出他的无助。
“托马斯,你能够这么想,你的身上有两个你,一个是刚强的大男孩,别的一个是年青一点的小男孩。” 有一次,霍尔医师这么劝导托马斯。
“年青一点的小男孩?” 托马斯昂首看着霍尔医师,“你是说,像小宝宝那样吗?”
霍尔医师点点头。而托马斯垂下眼皮,思索了一下:“那,我可真是太乐意当一个小宝宝了。”
4.
郁闷症在幼年与青春期的多发与影响深远令人扼腕,那么,终究是什么样的要素让这些孩子们过早地承当了他们不应该承当的心灵重担呢?惋惜的是,现在关于幼年期与青春期郁闷症的实质、发病要素与机理等等,学界依然议论纷纷。
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讨人员曾收拾对比了曩昔几十年间有关发作在幼年期、青春期与成人期郁闷症的临床研讨以及根底研讨(Kaufman et al., 2001)。他们发现,幼年期与青春期的郁闷症患者所体现出的一些脑电图目标、生理目标,都与成人期郁闷症患者有着明显的不同。比方说,成人郁闷症患者的睡觉状态下脑电图信号会呈现出的反常,并没能很好地在青少年和儿童患者身上找到。再比如说,半数以上的成年郁闷症患者会呈现根底皮质醇(basal cortisol)排泄过多的现象,可是这样的现象也相同没有在孩子们身上仿制出来 (Puig-Antich et al., 1989).
逐步累积的各种症状与目标上的差异,使这些精力病学家们提出质疑:莫非幼年郁闷症、青春期郁闷症与咱们所熟知的“郁闷症”根本便是不同的精力疾病?
这样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影响学术界象牙塔中“老学究”们的界说问题。精力疾病的确诊、分类与其实质,是精力病学家们终将面临的哲学难题。常被一些精力病学从业者捧为圣经的美国精力病学会的确诊和计算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并不是字句真理的科学现实,相反,它更像是同一年代精力病学家们不断探究、相互质疑的影子,里边充满了值得进一步琢磨的界说与结论(Stein et al., 2010)。
可是关于那些孩子们与家长们来说,确诊告知书上的几个字符或许没有切当的科学界说,但它却白字黑字地告知他们:有必要要做些什么,才能把孩子从精力疾病这朦朦胧胧的一团暗影下拉出来。假如幼年郁闷症、青春期郁闷症与成年郁闷症是天壤之别的疾病,那么这或许就意味着,许多在成年人身上运用的医治手法,咱们不能直接地迁移到孩子们身上。
仅仅现阶段大部分针对孩子们身上的郁闷症医治手法,都与成年人的医治方法极为类似。
有必要要做些什么,才能把孩子从精力疾病这朦朦胧胧的一团暗影下拉出来 | medium
此刻托马斯坐在伦敦郊区的诊所里,耐性的霍尔医师一边调查着托马斯画画,一边柔声地劝导着托马斯。可是并不是一切家长和精力科医师都认可霍尔医师所实践的心思动力学(Psychodynamics)疗法。有些家长会更信赖药物:因为孩子们的推陈出新速率往往高于成年人,特别是像三环抗郁闷药和部分5-羟色胺再吸取抑制剂,当应用在孩子们身上时特别需求留意调整剂量(Ryan, 2003)。而还有一些家长不得不挑选电休克医治。作为从诞生之初就极具争议的一种精力疾病疗法,的确已有开始的研讨标明,这种有可能会形成暂时性认知才能受损的疗法,的确也能在必定程度上缓解青少年的严峻的难治性郁闷症 (Ghaziuddin et al., 2011)。
5.
在阶段完毕后的一次访谈中,托马斯的妈妈告知诊所的人,她小时候曾有过被躯体虐待的阅历。
现在咱们现已无从得知,那个当年被躯体虐待的小女子,是否也曾度过了一段被黑狗跟随的郁闷年月。但郁闷症并不是近几十年来才迸发的流行病,发作在青少年儿童身上的郁闷症也并不是在这些年间才明显提高。一项汇总剖析了出生在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间的未成年患者发现,在这几十年来,郁闷症的发病率一向保持着非常安稳的水平(Jane Costello et al., 2006)。
依据美国疾控数据中心2017年的数据显现,自杀是导致10-14岁孩子逝世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损伤,乃至要超越恶性肿瘤、先天性变形、心脏病等所带走的生命的数量。尽管不是每一个挑选自杀的人生前都遭到精力疾病的困扰,可是这数据的严酷为家长与社会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的精力健康和身体健康相同重要,就像伤风发烧需求看病看病,精力疾病也相同需求得相应的医治。
未成年人的精力健康和身体健康相同重要| DeviantArt
郁闷症之所以更频频地呈现在人们视角里也是是一件功德。它阐明社会关于精力卫生问题有了更多的注重。近些年来跟着人们关于精力健康问题知道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会对身边人呈现出的痕迹更加灵敏,也更主动地去关怀或是伸出援手。简略一句问好,或许一言不发的静静陪同,关于在精力地狱中摧残的人来说便是极大的安慰。
而这样一份关怀也应该被延伸到孩子们身上:那些被人称为“坏孩子”“捣蛋鬼”的问题孩子,或许心里极为苦楚。他们无助,他们困惑,他们不明白那种“钟形罩”般的窒息感从何而来。他们的攻击性与不守规则或许仅仅一种企图排解沉重的失望感的一种方法。比较损伤他人,他们其实更惧怕他人损伤自己。
在临床试验项目完毕之后,霍尔医师与托马斯一家就失去了联络。泰晤士河日夜奔腾,十多年后的今日,现已长大成人的托马斯或许不会记住当年那段精力科诊所里发作的工作。郁闷症那条黑狗还在他心间徜徉吗?期望答案是否定的。期望他或许能记住,记住那朦朦胧胧的玩具箱、小汽车、和霍尔医师关心的目光,也还记住他是终究怎么从那段阴霾下走出来,茁壮成长成现在的他。
排版:X
题图来历:DeviantArt
参考文献
[1] Birmaher, B., et al. (1996).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Part 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5(11), 1427-1439.
[2] Carlson, G. A., & Cantwell, D. P. (1980). Unmasking masked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3] Garber, J., & Weersing, V. R. (2010). Comorbidit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youth: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7(4), 293-306.
[4] Ghaziuddin, N., et al. (2011). Use of continuation or maintenanc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adolescents with severe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he journal of ECT, 27(2), 168-174.
[5] Hall, J. (2011). Affirming a sense of agency: the influence of supervision in once-weekly, time-limited work with a depressed child patient. Childhood Depression: A Place for Psychotherapy, 74-88.
[6] Jane Costello, E., et al. (2006). Is there an epidemic of child 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12), 1263-1271.
[7] Kaufman, J., et al. (2001). Are child-, adolescent-, and adult-onset depression one and the same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49(12), 980-1001.
[8] Moretti, M. M., et al. (1985).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Child-report versus parent-repor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 24(3), 298-302.
[9] Polanczyk, G. V., et al. (2015). Annual Research Review: A meta‐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6(3), 345-365.
[10] Postman, N. (1985).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11] Puig-Antich, J., et al. (1989). Cortisol secretion in prepubertal children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episode and recover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2] Rao, U. M. A., et al. (1995). Unipolar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clinical outcome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4(5), 566-578.
[13] Rice, F., et al. (2002). The genetic aetiology of childhood depression: a review.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3(1), 65-79.
[14] Ryan, N. D. (2003). Medicatio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NS spectrums, 8(4), 283-287.
[15] Stein, D. J., et al. (2010). What is a mental/psychiatric disorder? From DSM-IV to DSM-V.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0(11), 1759-1765.
[16] Sullivan, P. F., et al. (2000).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on: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10), 1552-1562.
[17] Turgay, A., & Ansari, R. (2006). Major depression with ADH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iatry (Edgmont), 3(4), 20.
[18] Xu, D. D., et al. (2018). Prevalenc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41, 592-598.
本文是“脑人言”举行的“郁闷症征文大赛”的第一篇入围著作。注重郁闷症,远离脑中的“黑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大众号“脑人言”,如需转载,请联络原账号。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