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加速,上班族忙的脚不沾地没时间煮饭,宅男宅女懒得不想煮饭,所以,外卖成了不必“挪窝”就能享用美食的途径。那么,外卖是现代的产品?
其实早在宋代已有“外卖”服务。在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画了一位送外卖的饭馆小伙计,左手拿着两个“打包盒”,右手拿着食具,身上还穿戴店里的围裙,刚从店中走出来,不知道要给哪家送外卖。这一形象被认为是现在最早的外卖小哥的描写。
问题来了:在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怎么点外卖呐?
所谓只要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古代人当然有他们的方法。有的大户人家会派“兼职外卖哥”家丁去采买;有的则直接提早订餐,和酒楼约好固定日期送至府中;还有的店家则会将做好的饭菜直接带去人口聚集地(就像今日的商场、网吧)叫卖。
尽管比较较现代人的时效性和速度是差了点,但相同达到了既满意味蕾又省劲的需求。
并且,比较于现在的一次性饭盒和袋子,古代外卖盒几乎巨大上得不要不要的。
想必看过宫殿剧的人们关于上图中的食盒并不生疏,它是古代最常见“饭盒”,有木、竹、搪瓷、漆器等原料,其间又以木质的居多,内稀有层不等。酒肆饭馆以及富有人家常用。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高档的有保温成效的器皿,叫做温盘。它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基层瓷厚,中心是空的,在使用时向盘内夹层注入热水,能够坚持菜品的热度。这样当菜品送到客人家时仍是温热的,以体现出最佳的口感。
怎么样,是不是被古人的才智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