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心情,说别人想听的话?
你是否总是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哪怕拒绝后心里还十分愧疚?
你是否在与人交谈时总是再三斟酌,非常害怕说错话?
你是否经常被人评价说「你人真好」?
恭喜你,你是「讨好型人格」。
在近期热播的一档恋爱观察类节目中,郑爽因为和男友张恒感情状态一直起伏不定而频上热搜,两人明明相爱却仍矛盾不断的相处模式也引起了网友热议。
曾因为工作上产生的分歧,两人一时间无法冷静沟通,气氛迅速降到冰点。郑爽主动试图缓和关系,做出退让并道歉。但张恒却并未领情,拒绝沟通,这种冷暴力行为也让观众们十分恼火。
某期节目中郑爽为了约会精心打扮,见面后她问张恒自己好不好看。张恒却没选择对她的穿着进行夸奖甚至没做有效评价,只是较为冷漠的说了句:「我第一次见你穿露脐装。」然后又看到郑爽手上的戒指,说:「有点丑,不太好看,太粗犷了。」
而最近一期节目中两人去千岛湖游玩,中间进行的一个互动游戏上张恒也提到说,郑爽平时最常和他讲的一句话就是:「你该不会是不爱我了?」
其实从这些细微的细节里便可看出,在这段感情中两人的位置是不对等的。郑爽爱的小心翼翼、谨慎卑微,经常扮演讨好者的角色,遇到矛盾会去主动道歉、试图化解矛盾,可尽管如此,却依然得到的并非是疼爱与关心,而是对方的更自我。
除此之外,郑爽为人所知的另外两段感情也备受议论。不论是和张翰在一起时,因为对自己的长相自卑而去整容的事情,还是和胡彦斌恋爱时同样毫无顾忌的付出,却依旧没能维持多久就迎来的分手结局。
郑爽在爱情中的表现一直是恋爱至上的模样,在她自己的书里也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支持你做的任何事情,哪怕只是想玩玩感情,我都能接受你的放纵。
尽管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但对爱情如此依恋的她,在外人眼中,却始终没遇到和她付出同等认真与关爱的角色。如此奋力维系关系,努力讨好恋人的卑微模样,都让观众在表达对她的喜爱欣赏之余,也不免有几分心疼。
实际上,我们多数人身边都有很多「郑爽」存在。他们格外在乎别人的看法,需要他人的眼神给予自己安全感,活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不断的付出和奉献,但拿到手里的关怀和尊重却少之又少。
这类害怕制造矛盾、总是让自己陷入「讨好模式」的讨好型人格,便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个好人」。无私、和善、好相处是他们的代名词,不管你们的关系到底好不好,只要你有事相求,他们都会尽力满足你的愿望。向阿拉丁神灯许愿都只有三次机会达成心愿,而对着讨好型人格的人表达诉求,你要么就能直接实现愿望,要么也会得到一段不少于三百字,被精心编辑过的、诚挚的道歉。
讨好者总是花费着巨大的时间和心力努力讨好着所有人,他们最会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非常害怕和别人起冲突,而因此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与需求,满足每一个别人的愿望,除了他们自己的。
通常,讨好者都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a. 格外敏感,非常擅长观察他人的感受
b. 很少向他人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c. 喜欢主动道歉以化解冲突
d. 很难拒绝别人,没有原则和底线地迎合他人
今年热播的高分日剧《凪的新生活》里的女主大岛便是如此。她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身处环境的异样气氛,擅长看每个人的脸色,并努力迎合所有人的要求。
当公司的宣传简报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她为了给犯错的同事解围,便主动背锅道歉。
也从不拒绝同事扔来的工作请求,常常独自一人加班到深夜。
把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掰开揉碎的解读,生怕自己说出口的话会被人讨厌。明明不喜欢同事,却还一直用甜美的笑容迎合,不论面对何种情况,都永远抱以微笑并点头示意着说:「好的,我懂。」
讨好型人格已经不单单是「会做人」这么简单的了,他们通常会无法控制的讨好别人,无条件的牺牲自己,以获得更多的善意与认可。
讨好者往往很难通过自身去看到真实的自我,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几乎全部来自于外界,只有别人的夸奖才会给他们带来片刻的自信和满足,一旦收到负面的评价,他们也会立刻觉得沮丧失落,感觉自己没有价值。
与此同时,讨好型人格的「危机意识」更是比别人要高得多。尽管多数人都渴望外界的鼓励和表扬,但讨好者对于赞美的渴求就如同上瘾一般,一两句赞美只会给他们带来片刻的安心,很快他们就会又陷入恐惧,而去寻求更多的鼓励。
这是因为讨好者们通常都是极度自卑的,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总是格外消极,他们恐惧真实的自己会不被喜欢、会令人失望,所以便试图用更多「体贴」的行为去兑换更多的正面评价,以填充内心的焦虑。而这就如同恶性循环一般,因为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停止讨好,也永远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又累又痛苦。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这样的性格通常源起于不够健康的成长环境。
有研究表明,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会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你自小就被视为是可爱的、宝贵的和值得付出的,那么长大后的你通常也会感觉自己是可爱的、宝贵的和值得付出的。
而相反,如果你从小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比如父母从小要求的便是——只有你表现好,只有你听话,只有你按照我的期望去做,我才会爱你。甚至即使这样,我也不那么爱你。那么长此以往,为了得到父母的爱,避免被抛弃和拒绝,很多孩子会从小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转而去努力实现他人给予自己的期望。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将有一定的概率会造成讨好型人格的家庭模式大致分成了三类。
a.「你的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完美型家庭
这类家庭的家长一般都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要求也更为严格。孩子自幼就开始紧绷着心中的那根弦,小心翼翼、按部就班地在父母的要求中长大,不敢做任何违背他们心愿的事情。做得优秀时不一定会得到表扬,但如果让人失望,就一定会得到负面的回赠。长此以往,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通常十分敏感、自卑,对家庭很少有依赖,更多是畏惧。
就像儿时的郑爽,父母过分的望女成凤,12 岁就把她送到外地独自求学,对于成绩的要求十分严格,同时还受到同学们的排挤和孤立,让她渐渐缺乏安全感,变成了脆弱敏感的性格。由于小时候缺少关爱,所以如今她便迫切渴望感情的弥补,不论是在恋爱中的委曲求全,还是因为在乎粉丝的眼光去节食暴瘦,都是体现。
b.「只有你听话懂事,你才是可爱的好孩子」——「交易」型家庭
其实相比第一种,这类家庭更为普遍。家长通常为了省事,经常会和孩子做交易。他们懒得告诉孩子如何自主判断是非,也很少真正的教育去让孩子做正确的选择。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只有:
「你再不好好写作业,周末就别想出去玩了。」
「我们为了你拼命赚钱,你可一定要懂事,不能乱花钱。」
「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招人喜欢,你不听话就没人要你。」
这种行为导致讨好者从小便会一直把以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因为他们潜意识觉得只有别人的目的达到了,我的目的才有一定的概率会达到。于是他们渐渐习惯了通过达到别人的要求,来进行自我肯定。
c.「建议还是不要得罪别人」——讨好型家庭
还有的家庭,父母本身就是脆弱敏感的讨好型人格,他们就常把好的东西、好的机会转让给别人,也从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孩子最初感知到的便是此般「与世无争」的社交模式,自然而然的开始模仿,变成了一种「继承」。
又或者父母本身性格脆弱,时常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无助的情绪,那么孩子则会去扮演照顾者的角色,面对父母时也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害怕自己提出无理的需求会伤害到父母。
归根结底,不健康的亲子关系,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那些「有条件的爱」,都使孩子逐渐隐藏自己真实的意愿和感受,最终造成讨好型人格的因素之一。
讨好者们一切看似不合逻辑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安抚那个童年时期没有正真获得无私的爱的孩子,用讨好得来的鼓励安慰他说:「你看,还是有很多人爱你的。」
讨好者终得失望结果
可依赖着他人认同才能得到满足的生活,是注定要失望的。因为人们都很难做到去珍惜轻而易举的好处,格外好相处的人反而更容易被轻视和忽略。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松子就是讨好型人格届的鼻祖人物,她的一生都在渴望被接纳、被喜欢、被爱,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松子为了让父亲多看自己一眼而不停的扮鬼脸;几乎每一任男友都会家暴她,但她仍然鼻青脸肿地对每个男人死缠烂打。她把自己人生的意义都下注在了一开始就缺失的事情上——她要别人爱她,人生才圆满。
松子只在乎别人,只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完全不去考虑照顾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安全和尊严。可这么努力讨好别人的她,一生都过得非常凄惨,父亲始终没能平等对待她、每一任男友也都将她的爱肆意践踏,松子倾其一切地付出却未能收获任何回报,最终还是孤独的死去了。
而在现代生活里,来自家庭、事业、人际关系每个方面的压力都常会堆积在一个人身上。讨好者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对自我的要求又格外高,不断的想要让自己各方面变得更好,于是讨好者心中的那根弦一直绷得很紧,也从未想到让自己休息片刻。
今天初春,今年只有 44 岁的小说家 Jo Jakeman 突发中风。
她此前并没有相关的家族病史,也没有一点不良嗜好,也不属于中风的高危年龄组之内。而导致她身体突然垮掉的原因则是:她不敢对别人说不,对所有事情都无法拒绝,巨大的压力最终将她那根一直紧绷的弦折断了。
Jo Jakeman 其实本身是一个内向的人,但为了能够更好地展开社交,她强迫着把自己推出舒适区,不拒绝任何公开宣传的机会,可实则每一次发言结束后她都要回家用几天的时间来平复内心的紧张。
同时,她还有另一个目标,是「做个完美的母亲」。
为此她经常早上六点起床给孩子们做早饭,再开车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孩子送去上学,回来再拼命的工作。发病前的两个月,她的焦虑达到了顶峰——一个儿子因为生病休学在家,她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要接送另一个孩子上学,同时还要完成自己马上就要到交稿期限的小说。
可她宁可透支自己的健康、逼迫自己去完成巨量的难以完成的任务,也不敢和编辑请假延长期限,因为害怕自己会让人失望。
讨好型人格之所以如此难以拒绝别人,背后隐藏的最大动机实则是期待他人也能够给予自己相应的回报。他们羞于直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需求,所以便用自己的付出、讨好来暗示别人也同样的对自己好,给予自己回报。
讨好者能够敏锐的观察别人的心情,因此不愿做任何让别人不舒服的事情。可他们会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能够敏锐察觉到自己的需求,甚至他们会将自己放在「掌控者」的位置,认为只要自己做出让步,付出了努力,整个局面就会顺利进展。
始终抱着此般期待的讨好者们,最终只会因为一次次的被「辜负」而感到格外失望,甚至会让自己走到更被动的境地。
讨好型人格该如何改变?
通常对于讨好者来说,讨好比改变要来得更容易。因为对于以满足他人心愿为人生信条的讨好者们来说,拒绝他人的请求简直是格外自私的「坏人」行径。别人失望的眼神和负面评价会让他们顿失安全感,感到格外自卑和慌张。同时,由于太长时间都处在考虑别人喜欢什么的思维模式里,所以尽管他们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会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好而无从下手。
所以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想要真正改变,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你要相信,你绝对有权利这么做。
你有权利为自己而活,有权利让别人失望,有权利不去为别人的问题负责。
在此,为各位献上几条有助于改变讨好型人格的小建议:
a. 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但怕别人会不喜欢的事情
在大岛最终受够了一切,辞掉工作、删掉社交软件,决定搬到乡下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所有温柔可爱、穿上就像女主播一样的套装,以及再也不每天花上一小时的时间去打理自己的自然卷发型。
那些为了讨人喜欢、显得合群的才精心装扮的造型,就如一个厚重的外壳,率先将真实的自我层层地包裹住。所以如果你有一直想染却不敢染的发色、一直想穿却不敢穿的 V 领毛衣,不如就率先用这种方法打开心扉吧。
b. 试着去拒绝别人并管住自己的需求
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饭时,坚持点一道自己想吃的菜;同事私下拜托你帮忙做下他的工作时,勇敢的推辞掉。同时在说「不」之后,记得把事态的后续和自我的感受都记录下来,渐渐你便会发现,你所担心的那些后果,基本都不会发生。你和别人的关系没那么脆弱,而且尽管得到了不好的评价,你也没那么经不住打击。
直面内心的恐惧,用自己的行为去验证自己的预设并非是真的,以此才能慢慢走出自己设置的逻辑圈套之中。
在如今这个社交网络异常发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对于「被喜欢」这件事的需求其实是被无限放大了的。每天发朋友圈的内容,都期待着能获得别人的点赞与认可。
人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被喜欢被认同,但却忽略了这其中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被人喜欢的自己经常会覆盖一个真实的自己。人们会不自觉的去美化营造自己的「人设」,从而渐渐忘记了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在某期《奇葩大会》上,蒋方舟分享了自己去克服讨好型人格的经历。
她说:「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那么你吸引来的人也并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因为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而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松子去世前在墙上写满了一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
可来这一场,最后什么都会失去,连自己都没爱过的你,最对不起的还是自己吧。
C O N T R I B U T O R S
责编:Neil
撰文、执行:本本
(文中部分图片取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