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到河南开封,总免不了一场酣醉。
因而,我常会住在开封西门(大梁门)外的中州宾馆,为的是第二天早晨去喝一碗羊双肠,醒酒提神。
听说,羊双肠之于开封,好像羊肉泡馍之于西安,刀削面之于山西,过桥米线之于云南。
西门郑羊双肠,门面有些肮脏、桌椅也不太考究、环境更谈不上清雅,但是门客人山人海,常要站在门外等位子。
西门郑羊双肠(2010年)
店内宣扬
羊双肠,原名"羊霜肠",约始于清朝中期,经营者肩挑扁担,一头为火,另一头为肉。三更往后,沿街叫卖,倘有食者,便取汤下料,其以羊大肠为主,余料为辅,待汤滚,则食其肉、饮其汁。时天未亮,观之大肠外一层薄油,实似霜下。即誉名"羊霜肠"。
羊双肠撒播至今,百年有余。之所以常胜不衰,其因是与鸡、鱼、牛、羊诸汤有不同之论,食之肥而不腻、饮之香之又香,回味悠长,更有解酒之说,故独具匠心。近期,又添羊胎盘、羊腰子、羊睾丸、羊鞭等辅料,且滋阴壮阳。实为食补之美肴。
羊双肠自羊小肠的呈现,便有了大小肠之分,又更名羊双肠,其意截然不同,并无人与之争论。
写这段文字的,显然是位饱学的老先生,有些情怀,又有些固执。
老先生坚持羊双肠应为"羊大肠"为主。羊吃草料,先入小肠、再入大肠,小肠细、长、油脂少,大肠则粗、短、油脂丰厚且有耐性。
正宗的溜肥肠,一般选用猪大肠;正宗的羊双肠,当然要以羊大肠为主。
并且,"羊霜肠"是个颇具诗意的称号,使得这道通俗易懂的食物,有了高深典雅的意境。
后来,羊小肠混入锅内,与羊大肠争锋,还美其名曰"羊双肠"。这让老先生不由感叹传统的丢失与诗意的衰落,仅仅静静摇头,不争不辩。
汴梁双肠巷巷有,独闻西门郑氏鲜
西门郑羊双肠,专心于那锅老汤,此外只卖锅盔。想点几个小菜下酒,对不住,没有!
要喝羊双肠,还得讲个时分。早晨别来的太早,还没熬到功夫,汤色白中泛青,不只寡淡,并且味腥。最好是在10点今后再来,美味现已熬出,汤色白中泛黄,就像浓豆浆相同。来的太晚也不可,跟着不断地添水,早上熬出的那锅原汤逐渐减弱,犹如甘蔗嚼到了尾梢。下午一点,按时收摊。想吃,明日请早。
羊双肠,也是挑门客的。我是内蒙人,天然对它欣赏有加。假使有人嫌羊肉膻、羊杂腥,又性喜清淡,那就得多加考虑了。
此外,开封羊双肠的店面,大多比较粗陋窄逼,适合和顺之人。假使鲜衣怒马而来,甭说找不到奢华座椅,就连您的大奔也没当地停放。
现已多年没去开封了,不知羊双肠是否改了味道,不知西门郑是否装饰了门面?
我,仍是喜爱当年的感觉!
作者简介: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烹饪餐饮饭馆行业协会 副会长、包头市本乡文明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市九原博物馆 理事。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各样味道,感悟文明,修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