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养生,莫先固齿”。一口洁白的牙齿不仅是脸部的门面,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准。
近日,一项刊登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期刊》上的新研究发现,每天刷牙三次能够更好的降低心脏病和猝死的风险。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国外研究并采访专家,告诉你牙齿对健康的重要性,教你科学护齿。
受访专家
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主任医师 孙彬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赵强
多刷牙或可降低猝死风险
12月1日,欧洲心脏病协会旗下的《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刷牙的次数与降低心房颤动和心衰的风险有关,而心房颤动是引起猝死的主要的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会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和全身性炎症,这是一种已知的可以诱导心颤和心衰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对16万多名受试者进行了常规医学检查,包括以前的疾病史、体重、身高、血压测量和生活方式问卷。
研究结果发现,在10.5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了4911例心颤和7971例心衰。其中,没有牙病(Periodontal disease)的受试者发生心颤和心衰的风险较低;
缺牙(Missing teeth)的受试者心颤和心衰的风险会增加;
而经常刷牙(每天刷牙三次及以上)和洗牙的人群中发生心颤和心衰的风险都较低。
刷牙和心颤、心衰的关联机制
简而言之,对于每天刷牙多的人而言,他们患上心脏病的概率风险会变小。
并且,这一概率不受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锻炼、饮酒、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口腔卫生不良会造成细菌在血液中滋生,导致体内发炎,从而增加了房颤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常刷牙能减少牙龈下方生物膜中的细菌,从而防止它们向血液中转移。
一套科学刷牙法
你可能纳闷:为什么我天天按时刷牙,却还是牙口不好?这可能是因为刷牙方法有误。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患者,大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刷牙频率不正确
除了早晚刷牙以外,最好是每顿饭后刷一次。假如没有条件,也应用清水漱口。
其中晚上刷牙尤其重要。如果睡前不刷牙,白天进食后留下的食物碎屑就会积存于齿缝内,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由于夜间口腔咀嚼与语言活动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幅度减少,造成口腔自洁功能减弱,从而促进细菌繁殖,发酵产生的酸也会腐蚀牙齿。
2
刷牙方法不正确
很多人会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即横着刷,左右来回“拽”,就像“拉大锯”一样。
这种方法不仅难以清洁牙缝中的牙垢,还会对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和牙龈造成磨损,所以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科学的刷牙方法是要分区的,动作是“画圆圈”。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使牙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的间隙,另一部分伸入牙缝内,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刷门牙外侧,可以上下移动牙刷;
刷门牙内侧时,将牙刷垂直,用牙刷最前部画圆圈刷;
刷牙齿咀嚼面时,应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做全面清洁。
刷完牙后可以用较软的牙刷轻轻地刷舌苔,既不会伤害到味蕾,还能起到清洁舌苔、清新口气的作用。
刷牙前,牙刷不要沾水,也不要用水漱口,这都会使牙刷、牙膏与牙齿的摩擦减小;刷牙水以35℃~36℃为宜,能减少刺激,以免引起出血,甚至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现象;刷牙时间不能少于2分钟。
如何拥有一口好牙?
除了科学刷牙以外,怎么做可以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
使用牙线
大多数人认为,清洁牙齿只需要用牙刷,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
牙刷只能清洁牙齿表面的70%左右,而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容易残留、堆积食物残渣、牙菌斑及软垢,会诱发牙髓炎、牙周炎等多种口腔疾病。牙线则能有效剔除牙缝里的残留物质及牙齿邻面上的菌斑。
使用牙线共有3个步骤:
第一步,拉出一段长约25厘米左右的牙线,具体长度以对自己最合适为准;
第二步,将牙线的两头分别以线压线的方式,在两手的食指第一节上绕几圈,并使两指间留长约5厘米的牙线;
第三步,用拇指和中指支撑牙线拉直,然后左右滑动缓慢地放入牙缝之内,轻轻与牙齿表面摩擦拉动,缝隙前后的牙齿都要摩擦刮到。
可以在晚上睡觉前使用牙线,如果不能保证每天使用,也可以两三天或一周清洁一次。同时,应该尽量将每个牙缝都清洁到。
定期检查
很多人只有牙疼了才会去看医生,平时觉得只要不耽误吃东西就忍着。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口腔常见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多属于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通过定期检查则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例如,龋病在波及牙本质深层之前,没有一点不适症状,患者也不易发现这样的小龋洞,只有定期检查,医生才能够发现浅龋和中龋,及时进行备洞充填,一次就可以完成治疗。
如果等到患者有了疼痛的症状才来就诊,往往龋洞已经波及牙髓。除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以外,还要增加治疗花费的时间、费用等,而且如果龋齿破坏严重,有大面积的根尖病变就得拔除患牙。
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检查一次,青少年和老年人每6个月检查一次。定期洗牙能清除牙齿内部的牙石,对口腔健康也非常有帮助。
叩齿法
中医有一种牙齿保健方法,叫做叩齿。据说宋代文学家苏轼到晚年仍拥有一口好牙主要是因为这个习惯 —— 每天叩齿30 下。
叩齿的具体做法是空口咬牙,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30下,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既可以活动面部肌肉,又可以保护牙齿。
叩齿的力量不求一律,能够准确的通过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但必须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成效。
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长期用微小的力量刺激牙齿、牙龈,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牙齿过早松动、脱落,对中老年人而言特别管用。
不同年龄段,各有侧重点
不同年龄段的人所面临的牙齿问题不同,刷牙也有相应必须要格外注意的事项。
20-40岁:每天最好刷三次牙
这个年龄段的人易受激素的影响,导致牙龈敏感、长牙垢。因此,有必要每天刷牙三次左右,尤其是孕妇,应多利用牙线来清除牙垢,并注意牙龈出血现象。
40-60岁:搭配使用漱口水
这个年龄段的人,以前累积的牙齿问题开始放大,因此要格外的注意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病。
建议每天至少刷2次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每顿饭后用牙线清理牙缝,并视情况使用漱口水加强清洁效果。
60岁以上:刷牙动作不宜过大
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会慢慢萎缩,牙根暴露,而牙根是牙齿最敏感部位。
因此,建议选用软毛牙刷以及研磨剂含量少的牙膏。刷牙动作不宜过大,要小幅度画圈刷,以减轻对牙根的刺激。
本期编辑:赵子莹
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