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顶盖遗址开掘区航拍图
伞顶盖遗址是近年来华南区域发现的一处遗物丰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坐落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佘市桥镇荷花社区,海拔约110米。遗址坐落于道水第三级阶地,道水及其支流分别从遗址北侧和西侧流过,周边如今地貌为沟壑纵横的崎岖状丘陵区。
伞顶盖遗址发现于2011年,并于2017至2018年进行过第一次开掘,出土丰厚的石器标本。鉴于遗址的重要性,湖南省文物考古研讨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讨所与临澧县文明旅行广电体育局联合,于2019年6至8月对遗址进行第2次体系开掘。联合考古队在正式开掘之前,拟定了科学合理的户外开掘计划,包含进一步勘探遗址散布规模、获取古环境信息、测定遗址时代、石器技能剖析等方面。本年度开掘布方标准为1×1米,共揭穿面积9平方米。开掘作业最大程度地采纳精细化方法操作,以确保全面具体地获取遗址和遗物相关信息。
地层堆积
伞顶盖遗址开掘剖面与采样状况
遗址开掘现场
遗址开掘现场
经过本年度的开掘,厘定了2017年度开掘对地层堆积和文明层区分的知道。依据本年的地层状况,遗址从上至下可分为5层。1A层:厚度约30厘米,现代扰土层,土质疏松,植物根系丰厚,土壤原生结构不显着,团粒结构,土色强棕色(7.5YR 5/6),与下部层位呈平行不整合触摸联系;1B层:厚度约40厘米,土质较疏松,含少数植物根系,团粒结构,土色黄赤色(5YR 4/6),土壤PH值5.17,石器数量由上至下逐步增多,与下部层位呈平行不整合触摸联系;2层:厚度约35厘米,土质较细密,不含植物根系,团粒结构,发育黑色铁锰胶膜,土色红棕色(2.5YR 4/4),土壤PH值5.12,石器数量丰厚,与下部层位呈不整合触摸联系;3A层:厚度约35厘米,土质细密,土壤原生结构显着,棱块状结构,富含黑色铁锰胶膜,网纹状结构开端发育,土色深红棕色(2.5YR 3/4),土壤PH值5.13,石器数量丰厚,与下部层位呈不整合触摸联系;3B层:厚度约100厘米,土质细密,土壤原生结构显着,棱块状结构,富含黑色铁锰胶膜,网纹状结构显着,土色深红棕色(2.5YR 2.5/4),土壤PH值5.02,石器数量由上至下逐步削减,最底部10厘米堆积内未发现石器。据地层和器物的散布,遗址大致可区分为上(B)、中()、下()三个文明层。
遗物特征
伞顶盖遗址开掘出土的石核标本
伞顶盖遗址开掘出土的石片标本
(1-4黄色虚线指示石片上的运用痕迹)
伞顶盖遗址开掘出土的东西标本
2019年度伞顶盖遗址出土各类石制品4897件。石制品类型包含砾石、石锤、石核、石片、断块、碎屑和东西,以石片、断块类产品居多。标本尺度全体以中小型为主,大型产品存在但数量较少。石核和石片反映出遗址古人类仍以随机性的简略剥片战略为主,但占有必定份额的向心剥片技能(盘状石核)和台面更新技能是石器技能发展的一个表现。东西多为以石片为毛坯的小型石片东西,品种现已多样化,包含边刮器、锯齿器、钻、凹缺器等。总体上,遗址文明层的石器技能以连续、传承性为特征,迟早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组合改变。
质料查询
遗址出土石器以燧石和石英砂岩为首要质料,为更好了解古人类对质料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方法,考古队与湖南省地质查询局研讨人员协作,一起进行质料产地查询作业。从查询成果来看,制造石器的质料首要来自道水及其支流的河滩砾石。道水上游发现二叠纪石灰岩层中搀杂的燧石团块和条带,燧石色彩呈深黑色,或许是遗址中黑色燧石石器的质料来历。别的,道水上游广泛发育泥盆纪石英砂岩,应是遗址中石英砂岩石器的质料来历。在对道水支流的查询中,发现在距遗址以南约5公里区域存在一条断裂带,并发育较大面积的硅化燧石质料,燧石色彩和质地与遗址中发现的燧石石器十分挨近,应是古人类获取质料的另一重要来历。遗址邻近存在的很多优质燧石质料,或许是招引古人类在该地方生计和活动的根本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研讨者以为中国南方区域旧石器技能发展缓慢,并以为这与很多运用砂岩等残次质料有直接联系。一起,依据开始地层比照成果,伞顶盖遗址时代或许处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前期阶段,从旧石器技能发展轨道来看,刚好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是前期现代人在欧亚大陆呈现和分散的关键时期,伞顶盖遗址的发现和研讨能够为咱们了解前期现代人在中国南方区域的演化前史供给重要资料。本次户外开掘资料的剖析和研讨作业现在正在有序进行,并将有望在上述重要学术问题上获得打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讨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讨所 李志愿 李浩)
修改:韩旭川
审阅:贾发达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