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圣诞已至,春节还会远吗?街巷的圣诞树点亮了灯火,不管是冬天的北半球还是夏天的南半球,圣诞节的气氛在世界各地蔓延。同是被赋予特殊意义的一天,中西方传统节日究竟有什么不同?或许搞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再为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之争而困扰,因为热闹不等于热爱,你过的可能根本不是“节日”。
悉尼岩石区圣诞市集
每到圣诞,年轻人该不该过洋节的争论都会重出江湖,引发网友两极化的讨论。面对频频提及的“年味儿淡了”“抵制圣诞节”,社会化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隐忧的报道不断。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西方节日的全球化传播无疑成功进入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了生命中特殊的一天。但追根溯源,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何在?年轻人真的更热衷于过洋节吗?
北京地坛庙会
1
同是传统节日,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
节日是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与礼仪。由于历史成因、纪念形式的差异,不同的传统节日也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中西方传统节日性质上的本质差异,从中英文的词源可见一斑。
在中文里,“节”本意是竹节,引申指事物的分节、分段。“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是基于农业社会和宗族社会发展出来的,与自然节律息息相关,多表达为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以宗族家庭为单位、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
悉尼圣玛丽大教堂圣诞节灯光秀
而在西方国家,“holiday”的词源就是“神的节日”,故而大部分节日都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文化有关。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复活节则是因耶稣复活而设立。以宗教纪念为核心,是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
两种不同性质的传统节日,虽然缘起不同,但都是人类在寻找与世界联结点的记录,表达的是对世界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人类站在洪荒宇宙的文化记忆。
2
节日传播与习俗流变:宗教VS宗族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符号与仪式成为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根植于民间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产物,节日的传播与传承伴随着文化符号的产生与演变,文化符号延伸了节日仪式的象征意义。时至今日,节日的表达形式、传统习俗或许有了些许变迁,但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文化价值未曾改变。
2019年基督徒人口最多的国家(图片来自:YouTube)
西方节日一个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就是:以更纯粹的精神信仰和意义追求为节日内核,依赖符号形式来表达情感、彰显意义。以圣诞节为例,这个相传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纪念日,虽然准确时间史无记载,但在圣诞节前夜宗教性的庆祝活动早就已开始并传承至今,当然这离不开基督教信徒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庞大基数。
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聘请著名画家Sundblom画出了圣诞老人的广告图。
但更广为人知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符号传播,源于上世纪30 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广告中的圣诞老人的形象,使圣诞节和可口可乐产品一道成功进入众多非基督教国家。虽然由圣诞老人、圣诞树构建出圣诞文化符号传播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其宗教性质的本源关联性不大,但却加速了圣诞节成为跨越时空、跨越种族、席卷世界的节日,成为本土化最成功的节日,并衍生出不同国家的习俗。
悉尼岩石区白色圣诞巷
在澳大利亚,“仲夏圣诞节”离不开海边烧烤与假雪,英国要吃烤鸡、美国要喝玉米粥、德国要吃姜饼。而后20世纪80年代初,圣诞节传入中国,火鸡并没有成为必需品,苹果却伴随着圣诞节的到来销量大增,平安夜吃苹果成为了中国圣诞节的独有标志。以宗教纪念为核心的圣诞节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中衍生出多样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构成了圣诞节文化的符号传播体系。
图片来源于于网络
再来看中华民族的典型节日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是典型节日的典型仪式。在民间自发形成、自觉传播、自我表达的岁时节日,是源起之初农耕社会的产物,是农业社会文明的象征。农耕时代,宗族社会较强的血源性、群体性在传统节日里表现为民族文化与集体记忆,这种仪式感象征也维系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恩、对未来的憧憬。
跟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生产不再只依附于土地,农耕社会的传统大家庭式单位在面对超负荷的经济压力下逐渐被瓦解,乡村不断衰退,社会基本单位由传统的四世同堂大家庭逐渐瓦解为小家庭,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了冲击。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传统节日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可能会跟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成记忆,但这种强纽带关系依然存在。
有些旧民俗逐渐褪去,有些新民俗正在崛起。那些逝去的集体记忆,作为特定时间的产物愈显珍贵。而这些仪式成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联结,创造着历史传承的文化联结,这种自然时间与人文时间的结合,本质上是文化认同。
3
身处消费社会,你过的还是“节日”吗?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提到,“作为封闭的日常生活,没有世界的幻影,没有参与世界的不在场证明,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它需要这种超越所产生的一些形象和符号。”重新审视当下的传统节日,尤其是跨文化传播的西方节日,更像是被幸福感符号包裹的假日经济。因为节日的本质是文化的载体,是记忆的延续。
悉尼岩石区圣诞市集
当节日文化演变为符号文化、消费文化,那只是娱乐狂欢的特殊一天罢了。因为抛却了象征性的符号,没有文化融入的节日就没有传承的根基。置身于被商家炒作出的气氛与场景,对大多数人而言,享受的不是节日文化本身,而是娱乐与消费时代的狂欢。
人们总在担忧中国传统节日被洋节冲淡、年轻人被西方价值观影响,但年轻人真的不重视自己的节日了么?其实不然,传统节日不会式微,因为你的时间倾注和情怀延续,才让节日更有意义。除夕要守夜,清明要扫墓,端午吃粽子,中秋要赏月。传统节日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因为这份情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民族记忆与基因。
图片来源于于网络
评判热爱的标准不是节日里的消费额,更不是节日里的人流量。我们总是下意识地把热爱的标准等同于热闹,但事实上这更像是被消费裹挟、扭曲的价值判断。因为真正的热爱往往都隐藏在心里最珍贵的地方,就像在西方平安夜、圣诞节大家都回归家庭享受团聚的美好而街道冷冷清清一样,在春节我们也会不远万里与家人团聚。交通运输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29.8亿人次。这种跨越空间与时间浩海的相聚,是热爱最好的证明。
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多一点尊重与包容,才能多一点文化自觉与自信。我们正真看到了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更应该看到中国春节在全球的影响。记得万圣节提着南瓜灯,更记得中秋要吃月饼。记得圣诞节的圣诞老人,更记得春节要跨越山海团圆。年轻人乐于接受新时代的新事物,但并不会意味着流失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爱。
回归到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文化的历史与内涵,才有传承的可持续性,才不会有民间传统文化的疏离,才不会被消费社会吞噬,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对圣诞节的恐慌大大可不必,大禹治水的道理谁都懂,更何况圣诞节本不是一场能冲垮中国传统节日的洪流。
(本文作者系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19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来源: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中华活页文选(初三)2015,6:42-44.
END
美 编 | 隋 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