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王羲之的“尖锋”笔法,在《兰亭序》中是一种被世俗化的体现,而《奉橘帖》则更实在的保存了大王古法。那么,咱们今日就来看看,董其昌是怎么临习王羲之的《何如帖》《奉橘帖》的
《何如帖》是东晋王羲之书写的手札信札。行书,3行,27字。结体瘦峻,点画铦利。保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迹为唐代按照原作双钩廓填的响拓本。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王羲之行书《奉橘帖》,与《何如帖》、《安全帖》连为一纸。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董其昌临王羲之《何如帖》《奉橘帖》
董其昌(一五五五 一六三六),明代书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倡『南北宗』论,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书法收支晋、唐,天机溢发,笔致娟秀中和,安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气韵深沉,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著作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漫笔》 等,刻有《戏鸿堂帖》、《玉烟堂帖》等。
董其昌极勤勉,临古之作亦多。他的临古,己意多,有人讥为抄帖。但其笔健神飞, 亦非常人所能及。如此临王羲之《何如帖》《奉橘帖》,字形字态都佳,映带生动,更胜原作。
因传世王羲之墨迹多为唐摹本,字形具而气味时有间隔之嫌,临此类著作,要以形推笔势、笔路,使其气味恢复,如此方谓善学。这也是董其昌临古之一过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