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雍正王朝》的精彩剧情里,“邬思道讨薪”的全进程,可谓让人哑然失笑的经典:曾是雍正帝心腹谋士的邬思道,雍正登基后飘然隐去,在李卫的促成下“隐”入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幕府,成了享用每年八千两白银“幕酬”的师爷。之后的一年里,邬思道尽管帮田文镜处理了不少费事,可这天价的年薪,也把田文镜闹得抓狂。闹到雍正帝拜访河南前,总算叫忍够了的田文镜吐血买单,然后把喜滋滋数钱的邬思道扫地出门。
尽管以剧情说,这场“讨薪闹剧”,仅仅邬思道克勤克俭的抽身之计。可这每年“八千两白荧幕酬”的薪资水平,细算也叫人咋舌:以《大清会典》记载,康雍乾年代清朝的亲王,哪怕到了剧中八爷十三爷那等级,每年的“岁俸”也就一万两白银。邬思道这狮子大开口,根本便是“准亲王”待遇。可要叫邬思道自己说,他还真值这么多钱。不止因他智慧过人,更因清朝这个极度抢手的行当——师爷。
当邬思道脱离雍正的潜邸,成功在李卫田文镜等人的衙门里“再就业”时,有着两千年悠长前史的“幕僚”行当,也便是大清朝的“师爷”们,正进入黄金年代。以《佐治药言》等典籍记载:十八世纪的大清朝仅州县两级,就有师爷上万人。简直每个“官老爷”身边,都坐着好几位师爷。这群看似低沉的人,早已是大清权利场上的隐形力气。
《佐治药言》
待遇当然也水涨船高。且不说《雍正王朝》里邬思道这类,亲历过“九子夺嫡”大场面的狠人物。就算是州县一般师爷,以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话说,收入也是做塾师的数倍。《儒林外史》里的师爷倪廷珠,每年的薪水有千两白银。至于总督巡抚等级衙门里的师爷?晚清《蜀海丛谈》里计算,四川总督巡抚布政使各衙门的师爷,年薪三千至八千两白银,算上灰色收入,每年捞上万两白银很正常。比照下来,邬思道真没多要。
如此油水丰盛的作业,天然惹得清代的读书人纷繁跻身其间。所以清朝三个世纪里,“师爷”这个行当也潜龙伏虎。比方《雍正王朝》里的邬思道,放在实在前史上也确有其人,虽不曾在“九子夺嫡”中运筹帷幄,却也是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得力胳膊。清初小说家蒲松龄,也曾为宝应县知县做过多年师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清代的各级官员们,甭管官大官小,都要不吝血本请师爷?乃至还放手给师爷交权?由于不请师爷,官位再大,十有八九也坐不稳。
清代高度封建集权,所以上下各级衙门,都是繁文缛节扎堆,丁点的事都程序杂乱。当官这事,比起之前任何朝代,都可谓压力山大。外加大清陈腔滥调取士,官员科场登第前,根本都只知死啃陈腔滥调文,丁点实践作业能力没有。真到了作业岗位上,一边是堆积如山的案牍,一边是衙门里“滑如油”的小吏,还有一年比一年“水深”的官场环境。假使没有明白人帮衬,可不就被人往沟里带?
所以,作为官员最能信得过的明白人,师爷的身价,也就在清代比年飙升。乃至甭说请师爷,师爷请少了都不够用。清代的省级衙门里,师爷就分成了“刑名”“钱谷”“书启”“挂号”“征比”“账房”“阅卷”“著书”等类。每个“工种”都使命深重,单一个担任户籍田赋的“钱谷师爷”,担任的作业就有六十多项。不请师爷?再精力旺盛的“官老爷”,也要活活累瘫。
以这个含义说,当官的花钱请师爷,还真是花得值。
并且,越是到了关乎官员出路的关键时刻,师爷的人物,也就越发的重要。比方“刑名师爷”,首要分担司法诉讼。放在错案追责非常严厉的清代,那些靠读陈腔滥调爬上高位的官员们,断案这事儿多是短板,断错结案又后果严重,就得靠“刑名师爷”们来把关。又比方“书启师爷”,看上去仅仅写写信。可清代圈套布满的官场权利网里,每封信都要咬文嚼字,写给朝廷的奏章,更是半个字不敢大意。没真本事可不敢提笔。
有着“再造大清”光环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其麾下便是牛气师爷荟萃。比方拿手断案的“刑名师爷”骆照,不光给曾国藩刷足了成绩,其作品《整理积案规矩十条》更是中国近代司法史的宝典。通晓文墨的“书启师爷”马家鼎,更在曾国藩被太平军揍得满头包时大显神通,以一封封妙笔生花的奏折,成功哄得咸丰帝消了气,持续赋予曾国藩军政大权,这才熬来了湘军的富丽逆袭。他成功路上的每一步,都有师爷“加持”。
刑名师爷骆照
至于与曾国藩一度齐名的骆秉章,同是亲历太平天国战役,他在湖南巡抚任上时,更爽性把大权全甩给了最心腹的师爷。那位操作其幕府,演出人生传奇的师爷,正是多年后的近代中国大英雄左宗棠。大清的师爷,便是这么凶猛。
但说到底,清朝师爷的凶猛,仍是建立在清王朝这迂腐的权利体系下。所以泡在这染缸里,师爷们的“黑化”,毕竟也不免。晚清年间的清朝师爷,就到了“凡幕皆劣”的境地。不同衙门的师爷,乃至还勾搭连环,以至于“操纵公务,坏处百出,不乏其人”。
骆秉章
从前演出多少传奇的师爷,在清朝毁灭前的最终几年,根本成了各类小说里的嘲讽目标。比方《二十年目击之怪现状》《老残游记》等名著,说到官场的师爷,根本便是猛踩狠锤——大清已然已烂透,滋生在大清权利体系上的师爷,天然也跟着臭大街。
白花花的“八千两白荧幕酬”,折射的,何曾不是清王朝的迂腐进程?
参考资料:《大清会典》、肖木《清代的师爷》、李玉川《闲话清代师爷》、陈晨《清代师爷与当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