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一周科技。本周来认识一下戴上了3D眼镜的乌贼,以及一块保存了2600年的脑子。
足够电量
1月3日发表于《科学发展》的一篇论文陈述了一种新式的大容量电池(锂硫电池),它具有接连为智能手机供电5天的潜力,一起比以往的同类电池愈加经用[1]。
研讨者制造的新式锂硫电池原型 | Mahdokht Shaibani
锂硫电池自身并不是新生事物,它具有能量密度高、资料成本低的长处,但一向未能代替锂离子电池投入实践运用。这是由于它也存在显着的缺陷——例如硫电极在充放电进程中会发作严峻的胀大和缩短,导致电极简单损坏,功能敏捷下降。这一次,研讨者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善,他们运用更少数的聚合物粘合剂,为电极中的硫颗粒留下更多胀大的空间。这种改善工艺的锂硫电池在经过超越200个充放电循环之后仍保持安稳,库伦功率在99%以上。
现在,这一效果还处于试验室研讨阶段,但论文作者也表明,期望能在未来2-4年内推出商业产品。
3D眼镜
在神经科学研讨者的安排下,乌贼也看起了3D电影。在本周发表于《科学发展》的一项研讨中,经过红蓝3D眼镜试验,研讨者们证明一般乌贼(Sepia officinalis)这种无脊椎动物也具有运用双眼视差感知深度的才能,但它们详细的感知方法可能与脊椎动物不相同[2]。
戴着红蓝3D眼镜的乌贼被试 | R. Feord
研讨者们为乌贼制造了红蓝3D眼镜,用一点粘合剂把它固定在乌贼眼前,然后给它们在水缸旁边面播放了两种色彩互相违背的图画(影片内容是一只移动的虾),然后调查乌贼们怎样伸出触手进犯这些虚拟的猎物。成果显现,乌贼和人类相同能感遭到3D影片带来的深度幻觉,并会依据幻觉调整自己进犯猎物的间隔。由此证明,乌贼的视觉体系也会归纳双眼看到的图画差异来判别物体的远近。
这只乌贼被试显着将触手伸向了不同于屏幕的方位,这说明它透过3D眼镜看到了浮出屏幕的图画 | R. C. Feord et al
趁便说,此前别的一种被证明具有双眼立体视觉的无脊椎动物是螳螂。下面是科学家给螳螂戴上3D眼镜做试验的姿态:
螳螂的3D眼镜,镜片是用蜂蜡固定的。| MIKE URWIN/NEWCASTLE UNIVERSITY
千年大脑
2008年,科学家在英国约克邻近发现了一个大约2600年前的男人头骨。令人惊讶的是,头骨里居然还有大脑安排,其上乃至保留了皱褶和凹槽等特征。
脑安排很软弱,但这块人脑安排却保存了超越2千年 | YORK ARCHAEOLOGICAL TRUST
这个大脑为什么可以保存上千年?经过分子技能,科学家最近总算弄清了这样的一个问题[3]。他们发现,在这个古代大脑里,有两种蛋白质集合得愈加严密。这两种蛋白质可当作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集合的状况让蛋白质愈加安稳,这可能有助于大脑软安排的保存。比较于蛋白质,这个大脑中的DNA则保存得没那么无缺——它不足以进行牢靠的测序。
热心协助
非洲灰鹦鹉也会互相协助。发表于《今世生物学》的一项试验显现,灰鹦鹉们会自发地协助火伴实现目标,即便这样做对自己并没有直接的优点[4]。这是人们初次在非哺乳动物中证明“东西性协助”(instrumental helping)现象的存在。
ANASTASIA KRASHENINNIKOVA
灰鹦鹉是怎样协助火伴的?科学家首要训练了这些鹦鹉运用金属片“筹码”,让它们了解将筹码递给研讨人员可以交流食物。接下来,研讨者会把两只灰鹦鹉放进图中的通明设备中。其间画面左面的鹦鹉可以终究靠小洞直接接触到研讨人员,但它在试验开端时并没有一点筹码;而右边的一只要筹码,但它只能向左面的鹦鹉传递物品,而无法把筹码递给研讨人员。成果,具有筹码的灰鹦鹉大多开端自发地把筹码递给身边的同类,协助它交流食物,而蓝头金刚鹦鹉则不乐意进行这种协助。
在试验设备中,画面右边的灰鹦鹉自发地将筹码递给火伴,供它交流食物 | Désirée Brucks, Auguste M.P. von Bayern
现在人们还不清楚,协助行为在很多鹦鹉物种中终究有多遍及,以及哪些要素影响着它的演化。
酷热干旱
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 Bureau of Meteorology
1月9日,澳大利亚气象局发布了2019年的年度气候陈述[5]。依据这份陈述,刚刚曩昔的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记载以来最为酷热的一年。与1961-1990年间的平均值比较,2019年澳大利亚的平均气温高出了1.52℃。并且与此一起,这也是有记载以来澳大利亚降水量最少的一年。与1961-1990年间的均值比较,2019年总降水量降低了40%。
长期的干旱与酷热气候是导致此次澳洲野火大范围延伸的首要的要素。除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外,一次严峻的正印度洋偶极子事情是导致当地酷热干旱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eaay2757
[2]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eaay6036
[3]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if.2019.0775
[4] https:///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9)31469-1
[5] http://www.bom.gov.au/climate/current/annual/aus/#tabs=Overview
作者:麦麦,窗敲雨
修改:窗敲雨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