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曹宝麟砚边卮言一位书法学者的读史笔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3-21 20:02:38  阅读:742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曹宝麟,生于1946年,上海人,别署晏庐。书法学者,暨南大学书法研讨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时刻致力于书法史论研讨、古代碑本考证及书法艺术创作。书法精研米芾,博涉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自成一格。出书有《抱瓮集》《我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我国书法全集·米芾卷》《我国书法全集·蔡襄卷》《我国书法全集·北宋名家卷》等著作。

我七十岁正式退休后,书法成了雷打不动的日课。本来写字都在晚上,觉得静好。现在年岁渐老改为精力最旺时,故早饭今后榜首件事便是泡完茶开端动笔。

由于持续性的限制,所以认准所写内容便是抄书。由于我书学研讨的规模是宋代,材料搜集比较完全。曾经宋人的说部草草翻阅是为了寻觅史材,但现在抄书就要一字一字的打量。

再次感到古人读书不如抄书这句甘苦之言的正确。一本抄完再换一本,唐宋笔记已抄完十几册。在誊写过程中,对有些内容发作新的知道,也有一些感悟。所以边写边思,便决议每天要把所思所想写成千字以内的短文。中学语文作文课,两个星期写一篇,字数要求不少于八百字。这是我最喜欢的课目。高三时屡次被教师当堂朗诵作文。现在忽然又回到年少时!

我每天临池大约三个小时,乐此不疲,以五平尺小字为限。午睡起来便构思文章。写完后宣布在微信朋友圈内,自媒体年代,瞬间就无远弗届。朋友学生大多欢迎,等着观看成了每天的节目。一天不发,就会有人来关心发作什么情况。既成互动,就更有一种无形的催促在了。几年下来,现已写了千余篇几十万字。我的爱好广泛,触及文科范畴的多个层面,串并一同便有些杂家的意味。

深感文章要写出新意实非易事。但多写便逐步体会到东坡所谓“当行于所当行,而止于不行不止”的要妙处。有些疑问存在心中几十年,忽然发现谜底就在眼前,不觉便利的处理。当然这种称得上是斩获者的仍是不太多,但或许处理若干前史悬案,终究是值得幸亏的事吧。比如米芾《珊瑚帖》的写作时刻、苏轼绝笔数帖用的什么墨之类,至少能够自矜为发前人所未发。

上海书画出书社有意积少成多,令我十分侥幸。通过裁剪修改归类,使其更契合本社的出书主旨,也是十分必要。所以命名为《砚边卮言》。谨在此向修改同志表明感谢。水平所限,错误必多,那么等待读者纠正,并非是剩余的。

——曹宝麟

读史抄书,曹宝麟先生的书法日课

2017-2019曹宝麟先生抄书目录

《唐语林》《大唐新语》

《涑水记闻》《老学庵笔记》

《侯鲭录》《骚人挥犀》

《墨庄漫录》《清波杂志》

《梁溪漫志》《铁围山丛谈》

《独醒杂志》《石林燕语》

《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

《春渚纪闻》《鸡肋编》

《湘山野录》《玉壶清话》

《青箱杂记》《家世旧闻》

《游宦纪闻》《萍洲可谈》《挥麈录》

作为书法学者,

曹宝麟先生曾说,

“人生的趣味,莫过于求知欲得到满意。”

“处理一个纠结多年的小问题,归功于一直把他记在心里!”

日日抄书,边写边思,

曹宝麟先生的读史笔记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如

米芾《珊瑚帖》的写作时刻

《珊瑚帖》是米芾最精彩的一件著作。《珊瑚帖》或许不是信札,而是他顺手记载某一工作的纸片,与《紫金研帖》归于同类。我在编《我国书法全集》米芾二卷时,遇到无从考证的难题,觉得它是米芾比较晚的书迹,所以置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左右。症结在于他后边的一首七绝无法解读。这首诗如下:“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首句是说三叉的珊瑚是赤色的,第二句说转让笔架的是宗室且祖上是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人,我推论是赵景温。但后边两句隐晦,就此卡壳!

《石林燕语》卷三记载:“元丰官制行,谓之(指礼部郎官)‘知名表郎’,礼部别有‘知名表印’。”“知”是掌握,“名”是署名,“表”是谢表。因而米芾诗第三句“当日蒙恩预名表”实指被录用为礼部员外郎。那么结句也便是谦善自己没能妙笔生花罢了!

有的书上说米芾录用始下便为言章攻罢,以为他“身世冗浊”如此。其实他在礼部员外郎任上做过事,仅仅时刻很短。不然不会有“米南宫”的叫法。并且我也在缜密《云烟过眼录·露台谢奕涵养浩斋所藏》的米氏《辨印帖》中找到落款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米芾审定”!

米芾任礼部员外郎是在大观元年(1107),旋即出为淮阳军使(今江苏邳州),并于隔年逝世(其卒年我所定比一般说法晚一年)。《珊瑚帖》既云“当日蒙恩”,好像还要晚一点,因而是米芾逝世当年(1108)之作!亦可视为绝笔了!

做学识,遇到难题很正常。但有必要存之于心,亦所谓存疑,念兹在兹!

这些往常日子里的学识,

有对书法史研讨的备注,

有心结未付徒然的欢喜,

更展示了一位学者对世道人心的关心。

《砚边卮言》由曹宝麟先生最新的读史笔记收拾而成,内容聚集于唐宋书画史,分为“书画人物” “艺林见识” “文房四宝” “细说汉字”四大部分,向读者展示了实在、立体、丰厚、风趣的书画史及书画家形象,是一本独具匠心的书画史读物。

>

爱戏谑的苏东坡

东坡无心胸,喜欢恶作剧,往往得罪人。碰到老实人,取谑更过火。顾临长得胖,被他呼为顾屠。刘攽得麻风病,他竟改刘邦《劲风歌》“劲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勇士兮守鼻梁”,不免太为尖刻。至于讪笑米芾造假、山沟抖掣更是张口就来,不计后果。

唐代官员判词

唐吏部查核官员身言书判的最终一项,要求“文理优长”。宰相批公函要判,县官审案件也要判。张旭在常熟尉任上,有人三天两头打官司,一问本来是原告之父喜欢张旭判词书法!咱们现在还能看到郑板桥的判词原件,都是短短几句,有些做作文采,四六纷呈,此固非今官所能。

澄心堂纸

凡写字的人都知道纸张是决议书法好坏的最主要的要素之一。澄心堂纸是南唐李后主创制,距今逾千年,其质量当然是极品,北宋即百年后价已不菲,明朝董其昌得到一张,严重得不敢着笔。我在编蔡襄卷时,从《澄心堂纸帖》中读出蔡氏用写信的纸告知收信人照此式仿制百幅,所以知道这张便是澄心堂纸的什物样本,是不必鉴别判定的。而本幅应是蔡君谟书法之极品,也可证明纸的效果对书法何其重要!

“黄”与“蝗”

今存米芾《捕蝗帖》和《葛德忱帖》中呈现蝗灾。此二帖皆作于涟水军(今江苏涟水)。黄淮平原水旱频发,而蝗灾便是随同干旱而爆发。蝗虫席卷,遮天蔽日,植物一空,赤地千里。作为县令,大约没有比带领救灾更重要的工作了!汉字“黄”,实际上的意思便是一只蝗虫的俯视图。也便是说“黄”是“蝗”的本字。大篆“黄”杰出蝗虫的几个特征:上为口器,蝗虫的贪吃是惊人的;两边为翅,凸显其翱翔才能;中心为大腹,更是食量大和繁衍才能强的表现。蝗虫的保护色与土地相同,所以也用来表明色彩。甲骨文“黄”字,右边是攴,以手持棍棒领会,可由此见殷商年代驱蝗扑杀的现象。

蝗虫的近亲是纺织娘,古称螽斯,通体碧绿心爱。古人看中它的繁衍才能,作为多子多福的标志。在《诗经·周南·螽斯》中三次呈现“宜尔后代”,已寓其意。在电视中看到明清的“架子床”,刻有螽斯,虽有一个特写镜头,但播音员竟无只言。这也不古怪,通过独生子女四十年,年轻人对多子多孙的传统哪有概念?

为便利读者了解,部分内容附有原文献。

百余幅精巧配图,

轻松风趣,可读可赏。

曹宝麟最新读史笔记

带你领会风趣、有料的唐宋书法史

“海上题襟”榜首辑

曹宝麟《砚边卮言》

定价:52.00元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