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四句偈积德行善难以想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3 19:18:58  阅读:5220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金刚经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四句偈

作者丨合儒法师

首发丨腾讯佛学

在《金刚经》中,经常提到,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得福德,都不如受持《金刚经》中的四句偈子的功德大。

因此很多人都好奇到底是哪个偈子。

有说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也有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本人认为应是后一个最能代表《金刚经》的思想,下面我就专门讲一下这个偈子。

一、概念解释

为了更好的理解整个偈子,首先需对这个偈子的重要概念做一下解释。

一切有为法。

法:我们一般解释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任持自性就是保持自体的自性不改变,也能够说是保持各自的本性不改变,或者说是保持自己的相状不改变,例如乌龟有乌龟的自体和形象,鱼有鱼的自体和形象,不会因为我们的认识错误而改变。

轨生物解,轨是轨范、规则、标准的意思,物解是对事物的理解,那么轨生物解就是说,法是我们认识理解事物的根据和依据。

合起来就是说,法是能够保持自体的本性不改变,并能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根据。

在佛教中法是包含世间的万事万物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法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其中有为法和无为法是其中的一个常用分类。

有为法和无为法是相对的概念。

有为法就是有造作、有变化、有生灭的法,由因缘所生的法;而无为法是无造作、无生灭,非由因缘所生的法。

例如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异灭,世界有成住坏空,这些都属于有为法的范畴,因为不管是有情的生命,还是无情的器世间都在不断的刹那发生明显的变化。

并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因缘所成,也就是由各种因素条件所促成的,例如房子有砖、木头、泥沙等所组成,种子发芽需要水、土壤、阳光等。

因此有为法就是有生灭变化、因缘所生成的法,可以说它包括的范围最广,世间的一切法都包含在内。

而无为法相对较少,在唯识上就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灭尽定、真如无为,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这些概念绝大多数都是涉及到出世间的法。

简单的理解,一切有为法就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包含在有为法里面的,因为它们都是有生灭变化的,由因缘所生成的。

如梦幻泡影。

能够理解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或者理解为如梦幻、如泡影。

梦是有的,但不真实,幻也是如此;泡是泡沫,影是影子,泡沫会很快消失,影子是有,但抓不到,不实在。

因此如梦幻泡影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不真实的,像梦一样,梦中有喜怒哀乐,有山河大地,但醒来就是一个不真实的梦。

这个世间的万法也是这样,看着是有,但又不真实,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其实是说世间的万法是空性的,有幻相,但是不实在。

如露亦如电。

秋天的露珠,早晨起来有,但是太阳一出来很快就消失了;闪电就是一刹那就过去了。这是说世间的万法都是很无常的。

这句话是说世间万法具有无常性,都在不断的刹那生灭变化,不值得久久留恋。

应做如是观。

就是应该这样观察世间的万法。

怎样观呐?就是如上面的两句一样,世间的万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幻化不实;世间的万法如露亦如电,刹那生灭不住。

这其实是教我们修观的,或者说怎么修行的。

总结一下就是:一切有为法,就是说世间的万法,也就是世间的万事万物;如梦幻泡影,是说世间的万法虚幻不实,也就是空性的;如露亦如电,是说世间的万法是生灭变化的,也就是具有无常性;应作如是观就是,应该这样观想。

空性和无常性是世间万法的共相,也就是万法的共同性质。

这四句偈其实就是《金刚经》的一个修行方法。

二、如此观想的作用

可以让我们超越烦恼障碍。

在我们做噩梦的时候,可能后面被猛兽追赶,内心非常恐惧紧张,但是醒来后就如释负重,原来是一场梦。

其实这样一个世界也是这样,都是因缘的聚合分散,“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分离、虚妄有灭”。

我们有因缘就相聚在一起,缘分尽了,就各自归去,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被我们所拥有,或者被我们所抓住。

任何事物也是这样,都是生生灭灭,不会永远保持它的相状,总有一天会坏去。

虽然这样一个世界是有,但是虚幻不实,因此我们真的这样看透,遇到了烦恼和障碍,就容易开看,而超越烦恼。

其实在《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可以让我们彻底诸法实相。

其实诸法实相就是空相,这种空不是没有,而是不实在,如梦幻泡影。用佛教的专业词汇就是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自相)。

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入,一个是缘生如幻,一个是无常生灭

缘生如幻就是这个偈子的第二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无常生灭就是第三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如果一个事物是刹那生灭变化的,当然它就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就是空性的;如果一个事物都是各种因素所促成的,或者说都是由各种因素的聚合而生成的,那么它就是相待因缘的,它的存在需要以其它事物的存在为前提,那么它就不能独自存在,也就是说它没办法独自保持它的自性,所以说它是空性的。

如果真的观照到万法的非实在性,就可以契入佛教所说的空性。

可以让我们变的更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需要处理好家庭、工作中各种各种的事务,但是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这些事情,是因为我们总是被各种事情和环境所影响,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件事情的发生可能就会让我们生气好几天,以至于影响到我们对于其他事情的处理。

因此我们被事情所带来的烦恼所干扰,以至于我们自身所具备的能量不能发挥出来,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具备无限的潜能

而明白这个世间的无常虚幻性,可以让我们放下对于事物的执着,以至于跳脱出来,而成为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这样一个世界,从而让我们看的更清楚,观察的更明白,从而做出更智慧的抉择。

三、防止两个误解

空不是没有,它是不离因果的。

很多人听到佛教的空,经常有人会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为没有,其实空不是没有,而是不实在。这样一个世界是有的,但不实在。

并且空是建立在缘起的视角上的,佛教讲的“缘起性空”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的意思是由众缘所生起,而众缘其实就包含了因缘在里面,因是重要原因(或重要条件、因素),缘是次要原因(或次要条件、因素)。

而各种原因条件所生成的事物,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果,那么这里面就包含了原因和结果。而这个结果因为是各种因素所成的,是待因缘的,所以是空性的;并且各种原因也是由其它因缘条件所促成的,因此它们也是空性的。

因此这个缘起的过程其实包含了无尽的因果链条,而链条的每个环节都是不实在的,或者说是空性的,这样就能够准确的看出空性是不离因果的

无常和空也非是消极。

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世界的无常性和空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来超越烦恼,变得更有智慧,并不是消极的等待,什么都不做了。

而是为了我们更好的认识这样一个世界,更好的利用各种因缘条件,来促成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有利的事业。

这才是佛教的本质,是更有智慧、更慈悲的对待这样一个世界。

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分享转发 自利利他

关注佛学小Q:qqfoxue

小编的Vx:qq-foxue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